【本期功能优化更新一览】
- 【新功能】台面设计-侧台面支持点编辑
- 【新功能】板件编辑-支持面编辑
- 【新功能】板件编辑-支持挖洞面编辑
- 【优化功能】锁定功能-模型锁定状态穿透
- 【优化功能】门板编辑-多选门板参数编辑
- 【优化功能】把手数量限制(商家用户)
- 【优化功能】自动生成脚线-参数面板开关拆分:脚线离地高度为0 & 柜子跟随脚线
- 【优化功能】生成脚线-离地识别硬装造型
- 【优化功能】顶线灯线自由绘制离地高度吸附柜体
- 【优化功能】有效性检测-增加版本说明
- 【优化功能】顶线/脚线/灯线自由画线条优化
- 【优化功能】新增阳光房真分类+功能调整
【功能介绍】
【面向用户】
所有用户
【功能背景】
- 在西式厨房设计方案中,岛台是非常常见的。岛台可以增加厨房的操作空间,可以增加存储空间,也可以被当成餐桌使用。
随着酷家乐国际化的推进,我们的国外客户,提出了对侧台面自由造型的诉求。
对于侧台面造型的诉求,我们的工具已经能够支持场景,但暂时无法支持梯形侧台面造型,例如单切角设计、双切角设计、圆弧设计。
【功能描述】
- 在台面自由编辑环境中,点击选中侧台面,激活侧台面轮廓
选中侧台面端点,编辑端点类型和参数
可实现侧台面不同造型的设计
【操作演示】
【面向用户】
商家用户
【功能背景】
- 目前的板件编辑功能,可以对板件进行点编辑与线编辑
但需要将多个角进行操作的时候,生成板的圆角半径需要对每个点进行操作,效率较低
【功能描述】
- 在板件编辑界面选中板件,出现面编辑面板,可生成调整圆角
可实现4个角统一修改
【操作演示】
【面向用户】
s用户
【功能背景】
- 目前板件编辑中已对挖洞轮廓支持点编辑与线编辑
但在一些个性化更高的操作并未覆盖,如:在画儿童上下床的侧挡板一些挖孔造型并不能实现
需要对挖洞轮廓面进行更为丰富的面编辑功能,满足板件的个性化定制
【功能描述】
- 选中挖洞轮廓面后出现面编辑面板,可生成调整圆角
- 选中挖洞轮廓面后出现select hover,可以对挖洞轮廓进行复制、垂直镜像、水平镜像和拉伸
【操作演示】
【面向用户】
所有用户
【功能背景】
用户在设计时,锁定了某个模型,认为整个模型被锁定。进入“选择组件”进行设计的时,误触移动组件,造成用户成本和设计损失。
同时,该操作与旧版的逻辑不同,用户习惯迁移成本高
【功能描述】
- 现在当柜体被锁定后,柜体内的组件也会被锁定;
- 当组件被锁定后,是不会影响对应柜体。
具体可看下面的规则描述:
传递规则
- 顶层模型锁定会触发所有子模型锁定
- 顶层模型解锁,会触发所有子模型解锁
- 顶层模型可以是组合,组合锁定/解锁,所有柜子和柜子下的组件都解锁
组件操作
- 新添加的组件不被锁定
- 子模型解锁/锁定,顶层模型的解锁/锁定状态不变
【操作演示】
【面向用户】
所有用户
【功能背景】
- (以门板为例)设计中想要针对特定多个门板进行统一更改,需要单独选中门板修改,反复操作同一步骤,设计效率低。
- 而选中多个门板后,右侧参数栏无参数可修改
用户期望能同时修改不同模型上相同的一些参数值到某个相同的值。
【功能描述】
- 选中多个门板时,批量参数里相同的高级参数可显示及修改。
【操作演示】
【面向用户】
商家用户
【功能背景】
- 在常规设计中,大部分门板只会安装1个拉手或不装拉手,而目前工具中无限制把手数量的功能,设计师容易误操作添加多个把手,导致设计效率降低、下单出错等问题。
- 而在一些特别的设计中,会因为门板尺寸超出一个范围而增加拉手的情况,如:抽屉宽度<1200需要装1个把手,宽度≥1200时,最少需要装2个把手,需要工具有这个判断
【功能描述】
- 编辑器中,门板真分类下新增规则配置项-把手数量限制,可以通过该规则控制该门板上把手的数量
门板(批量)生成把手时,如超出最大值范围,超限的门板生成失败并提示
(批量)删除把手时,如超出最小值范围,会提示不可删除
调整变量导致最大值最小值发生改变,且与当前门板把手数量发生冲突时,会进行提示
替换门板时,新门板上把手的数量若超出限制,会进行提示
【操作演示】
7.【优化功能】自动生成脚线-参数面板开关拆分:脚线离地高度为0 & 柜子跟随脚线
【面向用户】
所有用户
【功能背景】
- 生成脚线时,除生成包边,可选项为“柜体离地高度跟随脚线高度且离地高度为0“
但是不能满足所有的情况,一是柜子本来就有地脚的情况,二是box的底部比实际柜体长。这两种情况下不希望柜体跟随生成的脚线变动。
【功能描述】
- 将旧版的脚线生成参数中的“柜体离地高度跟随脚线高度且离地高度为0“拆分为“脚线离地高度为0”和“柜子跟随脚线”两个选项
- 点选“脚线离地高度为0”后才能点选“柜子跟随脚线”,取消“脚线离地高度为0”后“柜子跟随脚线”选项自动取消
【操作演示】
【面向用户】
所有用户
【功能背景】
- 当存在地台等硬装离地高度不为0时,现有版本的定制工具中生成脚线会跟随地面高度而非地台。
- 在一些较为复杂的场景内,有硬装建立的地台无法被识别,只能通过生成时对脚线设置才能达到正常效果。
【功能描述】
- 优化后脚线生成可检测到硬装绘制的地台并跟随地台高度生成
【操作演示】
【面向用户】
所有用户
【功能背景】
- 目前版本的顶线/灯线自由绘制,无法跟随所吸附的柜体的离地高度,只能在线编辑中手动输入离地高度,顶线默认生成的离地高度为2400mm,灯线默认生成的离地高度为1500mm。设计效率低。
【功能描述】
- 顶线自由绘制时,生成顶线/灯线的离地高度自动跟随第一个吸附点的柜体高度。
【操作演示】
【面向用户】
所有用户
【功能背景】
- 目前方案内的素材可通过有效性检测的功能,检测模型是否存在更新的版本。
但是,对于设计师/审单员来说,他们不太清楚这个模型更新了什么内容,也不好预估这个模型更新后有什么样的影响,更新后的模型完全是一个黑盒。
用户需要能够在更新模型前,被告知新版本的变化内容,以便评估更新后的影响面,以及更新后需要再对模型做哪些修改内容。
【功能描述】
在优化后的有效性检测结果展示页面中,分为两类提示:
- 若失效类型为存在更新的版本模型,则可通过历史版本查看更新信息
- 若失效类型为被删除的模型,则显示“已删除”
有更新版本↑
被删除无更新版本↑
【面向用户】
所有用户
【功能背景】
- 目前台面自由绘,选中点后,可以编辑点与点之间的尺寸线,精准的调整点的位置
但在顶线、脚线、灯线自由绘制中,点击点,无法编辑点与点之间的尺寸线,只能通过拖拽点调整
【功能描述】
- 在顶线、脚线、灯线自由绘制中,复用台面自由绘制选中点可编辑尺寸线的功能。顶线、脚线、灯线自由绘制中,点击点,无法编辑点的尺寸线
【面向用户】
所有用户
【功能背景】
- 目前门窗工具线中阳光房模型是用U型窗真分类建的,U型窗会有一些特有逻辑,比如匹配墙体,挖洞等。但是实际上阳光房是一种独立的”建筑“,它跟户型实际上并没有直接关系。所以用U型窗来做阳光房实际上是一种不太合理的做法。
- 阳光房属于门窗工具线,但门窗工具线中对门窗模型的功能是有一定的限制的,比如角度设置。
但是没有角度设置阳光房就没有办法调整角度,就不能灵活的放置在不同的方位,所以需要有这个功能。
【功能描述】
- 新增阳光房真分类,位置在门窗工具线,内部组件库
- 不需要自带门洞轮廓
- 前端设计操作-可直接拖入阳光房,无需独立建墙放置
【操作演示】
- 后台操作:现有基于U型窗以及L型窗真分类建立的阳光房,在编辑器内打开阳光房模型另存即可
工具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