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 “门建模规范” 相关结果共 18

【3D模型】室内门/入户门建模规范

一、模型正面在前,对应max中的前视图方向 二、门套需要保证前后的尺寸一致并在一个水平线上,如下图: 如果出现前后门套尺寸不一致,会出现以下问题: 三、如果模型上含把手,需在顶视图或左视图检查是否其中一侧的把手有突出的情况,如下图: 如果有此类情况,直接上传的话会出现以下问题: 原因: 模型在上传使用时识别的是整个模型的中心点,因为其中一侧的把手突出,所以模型归零后可以看到模型中心点(红色十字交叉)并未在门套的中心,正确的中心点为蓝色圆圈处,因此识别的时候产生偏差 解决方法: 1、max视图切换到顶视图,在把手突出的另一边画一个球体,半径为0.1~0.5,透明材质(尺寸较小且透明材质,上传后几乎看不到它的存在) 2、移动位置,使其等于另一边把手突出的距离,如下图:A=B 3、切换到左视图,球体的上下位置不得超出门板,如下图:上下位置只能在红色箭头内的区域 4、全选成组,模型归0,原点存在于门板中心处(即下图十字红线交叉处) 四、如无把手或把手未突出,可直接进行模型归0,可以看到原点存在于模型中心(即下图十字红线交叉处),如下图: 五、模型归档上传,渲染后两面的门套和墙面距离一致

【隔墙】脚线建模规范

功能介绍 介绍脚线建模的流程。 详细教程 1、准备工作—上传“角线”线条轮廓 入口、及操作步骤可参考下图中相关教程 注意,隔墙角线的线条轮廓的线条类型可选:建模轮廓 上传后角线: 2、“角线”真分类建模 1)用于创建阴角角线、踢脚、内圆弧建模规范 (1)门窗定制>参数化模型库 (2)通用组件库>角线 (3)参数配置说明如下 (4)元件库>放样 (5)放样参数设置 主要关注如下圈出参数,其他可按默认设置 其中放样路径如下: 2)竖向阳角角线建模 前4个步骤同1)中(1)~(4),放样参数设置如下: 3)保存入库 Ctrl+S保存,或编辑器右上角保存命令: 然后去企业商品库对应模型保存位置,进行入库操作:

【隔墙】“L转角”建模规范

功能介绍 “L转角”建模详细流程介绍。 详细教程 说明:“L转角”真分类可用于创建装配式隔墙L型转角处的阴阳角连接构件 1、门窗定制>参数化模型库 2、通用门窗库>L转角 3、参数配置说明如下: 1)基础变量 W、D值为两侧墙体厚度值, 4、装配元件:连接点 1)注意连接点位置,在W、D方向居中设置, 2)连接点绑定的装配协议,需要提前后台配置好,才能引用 参照如下设置: 5、保存入库 Ctrl+S保存,或编辑器右上角保存命令: 然后去企业商品库对应模型保存位置,进行入库操作。

【隔墙】“彩钢板”建模规范

功能介绍 “彩钢板”建模详细流程介绍。 详细教程 1、门窗定制>参数化模型库 2、通用组件库>彩钢板 3、参数配置说明如下: 1)W\H\D默认值可按如下设置: 2)点击参数,可进行详细设置,取值范围需要覆盖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 3)自定义变量,可根据需要增加,如需区分彩钢板正反面材质如下: 4 件库>平面板件 5、平面板件参数设置 1)编辑轮廓 2)其他参数设置,未标记的可保持默认值 6、保存入库 Ctrl+S保存,或编辑器右上角保存命令: 然后去企业商品库对应模型保存位置,进行入库操作。

【隔墙】“隔墙内嵌设备”建模规范

功能介绍 “隔墙内嵌设备”建模详细流程介绍。 详细教程 说明:“隔墙内嵌设备”真分类可用于创建,内嵌(吸附、扣减)在隔墙上的设备等模型,设备一般是3D模型;如下: 1、门窗定制>参数化模型库 2、通用门窗库>回风墙观察窗 3、参数配置说明如下: 1)系统变量 离地高度#LD,窗及设备类模型需要离地安装时,其对应的矩形轮廓、门洞轮廓及部件中各子模型的Z轴坐标均须引用该变量: 2)基础变量 #D:对应隔墙厚度,注意实际墙体厚度包含在它的取值范围内 #W、#H:设备的宽、高,或是设备在隔墙上的开孔尺寸,二者是一般一致的; 深度#D取值范围决定了,该模型在前端工具中能够匹配的两面平行墙体外侧距离范围,可根据实际业务要求进行调整 #W、#H默认决定了在隔墙上开洞尺寸(门洞轮廓尺寸默认是#W*#H)。 3)自定义变量 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可自行添加,隔墙设备一般会增加一些材质类参数,控制不同部位的材质 4、部件库 1)墙体内嵌设备一般是成品3D模型,因此需要先上传3D模型,路径如下: 门窗定制>3D模型 2)点击上传的模型,编辑信息,确定上传分类及文件夹,保存,提交。 说明:建议隔墙上相关的设备、门窗的3D模型选择以下四个分类上传,如若没有较匹配分类,可选择净化设备。 上传的3D模型,可进行编辑,设置各部位的材质参数: 3)在部件库中选择上传的3D模型 5、子部件参数设置 1)3D模型参数调整 Y轴坐标:视内嵌设备与墙面相对关系设置,如:一般设备和墙面平齐,则需要将设备的3D模型露出面与矩形外框的-y轴方向xz面对齐;若设备有突出墙面的部分,同理需要调整Y轴坐标值,使得露出部分超出矩形外框的-y轴方向xz面相应尺寸,如下所示 Z轴坐标:设备需要设置离地高度,引用系统参数#LD 2)“矩形外框”参数设置 Z轴坐标:设备若需要设置离地高度,矩形外框对应需引用系统参数#LD 3)“门洞轮廓” Z轴坐标:设备若需要设置离地高度,门洞轮廓对应需引用系统参数#LD;门洞轮廓决定设备在隔墙上开洞尺寸和位置 6、保存入库 Ctrl+S保存,或编辑器右上角保存命令: 然后去企业商品库对应模型保存位置,进行入库操作。

【隔墙】彩钢板框架”建模规范

功能介绍 “彩钢板”框架建模详细流程介绍。 详细教程 说明:“彩钢板框架”真分类可用于创建装配式隔墙的外围龙骨框架,比如天地龙骨+端部两侧的竖向龙骨,如下: 1、门窗定制>参数化模型库 2、通用门窗库>彩钢板框架 3、参数配置说明如下: 1)系统变量 按需引用,应用场景:一般当隔墙端部与转角构件连接时,框架模型两侧竖向龙骨,根据情况不需要生成,此时在kada脚本中可通过引用系统变量中前8个布尔值类型的对应的变量,实现减件自动处理 2)基础变量 需要注意,D值一般设置为隔墙厚度,对一不同厚度规格的隔墙,建议分别创建对应规格的框架模型 4、框架模型子部件 注:框架中的子部件基于x轴居中创建 1)部件:一般包括四周的框架龙骨 增补件参数设置: 矩形外框 装配元件 5、保存入库 Ctrl+S保存,或编辑器右上角保存命令: 然后去企业商品库对应模型保存位置,进行入库操作。

【隔墙】“三通”建模规范

功能介绍 “三通”建模详细流程介绍。 详细教程 1、准备工作—上传“三通”线条轮廓“:见“角线”建模规范 2、“角线”真分类建模 1)阴三通建模(以50型阴三通为例) (1)门窗定制>参数化模型库 (2)通用组件库>三通 (3)参数配置说明如下 (4)元件库>扫掠 (5)放样参数设置 主要关注如下圈出参数,其他可按默认设置 其中放样路径如下: 2)阳三通建模((以50型阳三通为例)) 前4个步骤同1)中(1)~(5),放样参数设置如下: 3)保存入库 Ctrl+S保存,或编辑器右上角保存命令: 然后去企业商品库对应模型保存位置,进行入库操作:

2.4.5 平开门扇建模

一、定义 一般指用于定制门类组合建模所用的组件之一二、操作步骤轮 廓线条上传: 1、打开CAD文件,将门板造型轮廓进行处理,处理成DXF文件进行上传轮廓线; 2、进入商家后台,将处理好的dxf文件进行上传,线条类型选择建模轮廓 门芯板制作: 1、进入商家后台,点击上传素材-参数化模型 2、选择门窗内用组件库-门芯类目进行建模 3、修改自定义变量的参数范围 4、点击元件库-放样,调用放样模型 5、选择相应的轮廓线条 6、通过描点确认放样路径 7、通过位置移动旋转使模型到相应位置 8、在元件库中插入平面板件设置描点,然后旋转移动到相应位置 9、检查无误之后进行保存入库 单扇门制作: 1、新建参数化模型,选择门窗内用组件中的平开门扇类目,点击确定 2、设置自定义变量为合适数值 2.1并创建中间变量方便建模计算 3、调用平面板件,拼门框 4、用元件库-放样拼出门板上下造型轮廓 5、下造型 上造型 5、通过部件库调入之前做好的门芯板,然后对门芯板进行参数化 6、通过部件库,调入上传好的执手五金,安装面与开门方向相关联 拉手安装面:#KM==0?1:0意义:当开门方向为右开时(代码为1,左开为0),拉手正面安装(代码0),否则反面安装(代码1) 是否为子模型:是则可以通过公式来控制拉手的部件属性,并能添加拉手样式包;否则按照系统默认情况设定,可以在工具中修改拉手属性,不能配置样式包 7、检查无误之后进行保存入库 教程中涉及到文件,如有需要自行下载: https://pan.baidu.com/s/1AxxOYJlnkPzjaNWoYJXJ_A 提取码:u9mp --------------------------------分割线------------------------------ 如对以上内容有疑问,或其他建模问题,请咨询编辑器里右上方的{在线咨询},我们会在工作时间为您提供一对一的服务!

2.4.3 门套线建模

一、上传门套线线条 上传门套线轮廓(轮廓上传操作步骤已有文档说明,此处略) 二、打开门窗编辑器 1.在商品管理找到门窗定制。 2. 选择上传素材,点击参数化模型。 3.选择门窗内用组件下的套线,进入门窗编辑器 三、编辑器建模 1.修改自定义变量的宽深高范围(根据自家产品而定,这里范围只是举例) 2.点击元件库的模型,并选择门套线轮廓 3.编辑轮廓的放样路径,注意:不要闭合路径。 注解:这里的95是指门套线的宽度,如果套线宽度为别的数值,比如80,那点2纵轴坐标为#H+80,其余点坐标以此类推。 4:修改放样模型的物理属性 注解:位置Y的20是指门套线插入套板的尺寸 5:复制上一步的放样模型,编辑物理属性 四、模型保存入库 注意:门套线命名时,加上门套线的宽度尺寸,以方便后期替换 教程中涉及到文件,如有需要自行下载: https://pan.baidu.com/s/1hXn4U4w0H08Fjh5S_RcSRQ 提取码:a2t8 --------------------------------分割线------------------------------ 如对以上内容有疑问,或其他建模问题,请咨询编辑器里右上方的{在线咨询},我们会在工作时间为您提供一对一的服务!

【隔墙】“回风墙观察窗”建模规范

功能介绍 “回风墙观察窗”建模详细流程介绍。 详细教程 说明:“回风墙观察窗”真分类可用于创建,需要吸附、扣减两面隔墙的门窗、设备等模型,如下: 1、门窗定制>参数化模型库 2、通用门窗库>回风墙观察窗 3、参数配置说明如下: 1)系统变量 离地高度#LD,窗及设备类模型需要离地安装时,其对应的矩形轮廓、门洞轮廓及部件中各子模型的Z轴坐标均须引用该变量: 2)基础变量 该真分类中配置了2个门洞轮廓,分别扣减两面墙体 深度#D取值范围决定了,该模型在前端工具中能够匹配的两面平行墙体外侧距离范围,可根据实际业务要求进行调整 #W、#H默认决定了在隔墙上开洞尺寸(门洞轮廓尺寸默认是#W*#H)。 3)自定义变量 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可自行添加,如观察窗模型: 4、元件库 提供基础元部件的创建,创建方式可学习一下参数化一些基础建模教程,此处不再介绍; 比如观察窗的窗框的线条,可用放样或扫掠创建: 5、部件库 1)对于一些成品模型,需要能够具备吸附、扣减两面墙体的能力,需要先上传3D模型,路径如下: 门窗定制>3D模型 2)点击上传的模型,编辑信息,确定上传分类及文件夹,保存,提交。 说明:建议隔墙相关的设备及门窗的3D模型选择以下四个分类上传,如若没有较匹配分类,可选择净化设备。 上传的3D模型,可进行编辑,设置各部位的材质参数: 3)在部件库中选择上传的3D模型 6、根据实际要求调整3D模型相关参数,下面以“传递窗”举例说明 1)对“传递窗”两侧的会有超出墙面的部分,这部分需要在矩形外框外,因此需要知道模型突出墙面部分及中间部分的实际尺寸,对于举例的“传递窗”这两个尺寸分别为60、450,即总体尺寸为450+60*2=570; 2)“传递窗”模型参数设置 尺寸属性中,其宽度值对应的是两面隔墙的外侧距离方向,估需要引用到#D,参变时应保持该方向按比例变化,其余两个变量直接引用基础变量#W、#H,对应好关系即可; 物理属性中,关注下面圈出几个参数,Y轴坐标需要按比例参变;Z轴坐标如需要离地,需要引用系统变量#LD;Z轴旋转根据上传的3D模型的状态进行调整,使其开启方向与Y轴平行; 部件属性中,材质变量的有无,取决于在步骤5、2)中是否对上传的3D模型的材质部位是否有进行参数的引用设置 3)其他需注意的设置项 “矩形外框”Z轴坐标的设置,一般建议都引用离地高度#LD: “轮廓限制”中两个门洞轮廓的参数也需注意Z轴坐标引用离地高度#LD,其他参数一般不需要调整; 特别注意:需要将2个门洞轮廓的上下位置拖动调整一下,门洞轮廓-2在上,如下: 7、保存入库 Ctrl+S保存,或编辑器右上角保存命令: 然后去企业商品库对应模型保存位置,进行入库操作。

2.4.10 双开推拉门建模

一、模型参考 二、操作步骤 一、进入门窗定制界面 1.在商品管理找到门窗定制。 2、选择上传素材,点击参数化模型。 3、选择门窗库-移门-确定,进入门窗编辑器。 二、修改模型的自定义变量 1.宽度W—坐标轴X方向的尺寸,表示门洞的宽度,值类型设置为区间,(例子为区间1200—3600,表示移门的宽度在1200-3600范围内随意变化,当前值为1800); 2.深度D—坐标轴Y方向的尺寸,表示门洞的厚度,值类型设置为区间,(例子为:区间40—300,最小值根据两个移门的厚度的总和,最大值根据实际需要填写即可,当前值为200); 3.高度H——坐标轴Z方向的尺寸,表示门洞高度,值类型可设置为区间范围,(例子为区间1800—6000,最小值最大值根据自身产品设定即可,当前值为2100); 4、添加高级参 ① 左右胶缝;占用门洞宽度,值类型选择区间或可选(例子为区间2-30,当前值为10); ② 上胶缝;占用门洞宽度,值类型选择区间或可选(例子为区间10-200,当前值为50) ③ 重叠位;重叠位的尺寸通常等于门框的宽度,值类型选择区间或可选,(例子为区间30-200,当前值为100); ④ 门槛石高 三、建模:调用部件建模及参数设置 1. 从部件库调用门套板-设置属性 2. 从部件库调用门套线(套线宽度是95)-设置属性 宽度:#W-#JF*2-16 深度:#D 高度:#H-#SJF-8 位置X:#JF+8; (16是套板的厚度,8是套板厚度的一半,将套线嵌入套板内) 3. 从部件库调用单扇推拉门-设置属性 4. 在内用组件库调用已经做好的门扇 5. 设置参数 左门扇: 宽度:(#W-#JF*2-16*2-3*2+#CDW)/2.0  深度:40  高度:#H-#SJF-16-3-8-#H1 位置X:#JF+16+3 位置Y:-#D/2.0+40+5 位置Z:8+#H1 右门扇:复制左门扇(左键单击左侧板-单击右键选择复制),修改位置 位置X:#W-#JF-16-3-((#W-#JF*2-3*2+#CDW-16*2)/2.0) 位置Y:-#D/2.0-5 位置Z:8+#H1 (40是门厚,3和8是门缝,左右上三边留缝3mm,下面留缝8mm,16是套板的厚度,位置Y的设置是两移门前后距离10mm) 6. 从部件库调用门槛石-设置属性 7.添加吸附轮廓-1 宽:#W-#JF*2-8*2+95*2 高:#H-#SJF-8+95(95是套线宽度) 平面:平行XZ平面 位置X:-95+#JF+8 位置Y:-#D 位置Z:0 8.添加吸附轮廓-2(与吸附轮廓-1大小一样位置Y改为0) 宽:#W-#JF*2-8*2+95*2 高:#H-#SJF-8+95(95是套线宽度) 平面:平行XZ平面 位置X:-95+#JF+8 位置Y:0 位置Z:0 四、测试模型 修改自定义变量中的当前值,测试模型尺寸是否正确。 输入参数W、D和H 区间范围内的数值,观察模型的变化与数值的变化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表示模型没有问题。 五、保存入库 1、点击右上角文件,选择保存,选择保存的子目录,进行命名点击保存  --------------------------------分割线------------------------------ 如对以上内容有疑问,或其他建模问题,请咨询编辑器里右上方的{在线咨询},我们会在工作时间为您提供一对一的服务!

2.2同一门型、不同厚度需要建两个门型【对接精品库】

对接精品库同一门型、不同厚度需要建两个门型 同一门型、不同厚度需要建两个门型 同一门型,不同厚度需要建两个门型,门缝做对应数值,18mm厚=1.5,22mm厚=2,或者在门缝参数上做公式按照门厚自适应。 组件库与内部组件库的门板都要依此原则。(门型一定要带缝隙,否则设计效率极低)
  • 1
  • 2
  • 跳至
可以随时点赞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