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1115-1234年);
绢本设色;
纵29,横129厘米;
背景介绍:
此图旧题为《宋人文姬归汉图》,建国后经郭沫若先生考证为金代画家张瑀所作。张瑀,生平不详,画史无传,甚至于是否“瑀”字,至今争议颇多,然除此外又没有更进一步令人信服的说法,因此权从其说。蔡琰,字文姬,东汉文学家蔡邕之女,博学多才,后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二子,曹操统一北方后,念蔡邕旧谊,花重金将其赎回,此图所描绘的即是蔡文姬返回汉地的场景。
文物细节:
此画卷所描绘的是蔡文姬返回汉地的场景,画卷前端第四位骑黑色骏马、衣饰华丽、容貌端庄者为蔡文姬。画面不作背景,通过刻画随从畏寒的神态以及遮挡风沙的动作来表现行进的艰难,同时蔡文姬神情凝重,传达出她毅然回归汉地的决心。卷尾左上方落款“祗应司”,按,“祗应司”为金章宗设立的职司,掌宫中诸事,故推知此画应作于章宗以后。此图有明代万历皇帝朱翊钧鉴藏印“万历之玺”“皇帝图书”等玺印,可知曾入明代内府收藏;又钤有“蕉林居士”“蕉林秘玩”“蕉林玉立氏图书”等印,此为清代梁清标鉴藏印,据传梁氏将斋名定为“蕉林”乃降清定居北京,1645年之后的事,以此可推断此作当于1645年至其卒年1690年之间入于梁氏之手。此外,画卷上有清宫《石渠宝笈》二编诸印,可知此卷自明代宫廷流入民间后入梁清标手,后又被清宫收录于《石渠宝笈》,张伯驹先生曾记此卷:“有人藏《宋人文姬归汉图》,特售于文化服务社,以售价稍廉,由文化部门访得原主,另行给予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