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业=只能做设计师?浙江理工大学大四生胡尘用6个月打破定式!0互联网经历,她是如何拿下实习offer? 纯小白起步,短短6个月,她竟把产品设计的“老本行”玩出了新花样——用户思维秒懂学生痛点,设计功底快速产出物料,创新点子让活动火爆出圈。她的经历证明:设计生的能力,在互联网运营赛道,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吃香!
胡尘的设计师梦想,萌芽于《交换空间》和《梦想改造家》这两档节目。高中时家里装修,她第一次接触了酷家乐这个设计工具,看到设计师将自己的想法在电脑里一步步变成效果图,那份亲手“创造”的成就感在她心里深深扎了根。
在职业规划老师的建议下,本就对设计有兴趣的她选择走上艺术生的道路,并如愿考入了浙江理工大学学习设计。在大一《设计图学》的课堂上,老师就介绍了酷家乐这个设计工具;后来在家具方向的课程里,老师深入剖析了全屋定制行业,而酷家乐正是其中的核心平台。出于对这款曾软件的好奇,她第一时间下载并体验,一直关注着它的迭代更新。
九月的杭州暑气未消。大四的胡尘攥着改了一天的简历,来到了第一场招聘会,在拥挤的招聘会上一天下来仅投出仅两份。回到宿舍,看到班级群弹出老师消息:“酷家乐实习内推,今晚10点截止”。从未想过做运营的她,被白天的失落感驱使,将那份写着“求职意向:产品设计师”的简历,未经修改就仓促发给了老师。
图片来源:胡尘提供
简历突围:0经验靠什么叩开面试大门?
第二天,一通来自HR的电话带来了面试通知。正是那些扎实的在校项目经历,为她叩开了面试的大门。
收到通知后,她立刻恶补运营知识,用户分层、活动策划……概念在脑中飞速旋转。可当面试官抛出具体的运营场景问题时,她的大脑仍瞬间卡壳,回答得磕磕绊绊。结束后沮丧感将她淹没,“没戏了”的念头无比清晰。
转折发生在线上终面。当被问道对产品的理解时,面试官敏锐地抓住了她作为深度用户对酷家乐产品的深度理解——这正是用户运营岗位极其看重的核心素质:对产品的透彻了解和发自内心的认同。 在与面试官深入探讨业务细节,她展现出的学习潜力和对产品的深刻洞察力,让面试官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当天,入职通知如约而至,这份看似错位的投递,却因为对产品深刻的理解成了她拿到offer的关键。
图片来源:胡尘提供
新人破壁:设计背景竟是运营隐藏Buff?
初入职场的兴奋感,很快被现实冲击取代。身处浙大、研究生云集的实习生中,“双非”设计生的身份让她倍感自卑。第一次参加会议,满场的专业术语像天书一样砸过来,坐在会议现场脑子里只有一堆问号——压力,沉甸甸的。
但迷茫催生了好奇。她迫切的想要弄清楚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更重要的是,公司没让她在迷茫里沉没。系统的培训像颗定心丸,一步步拆解业务;带教老师更是宝藏,她从不嫌弃“小白”问题,在工作中鼓励的同时也会温和但清晰地指出问题,并告知具体的改进方法,这份耐心和具体指引,是真正的鼓励,点燃了她的尝试欲。
很快,作为设计生的“设计力”开始在运营工作中展露:
- 高效产出运营物料:期末季活动中,由于设计资源紧张,设计专业的胡尘果断扛起了任务,为部门缓解燃眉之急。
- 精准目标用户视角:作为大四的设计生,设计学生的喜好和痛点她再熟悉不过了。当团队讨论活动方案时,能够立刻代入用户视角——给出学生的真实想法。
- 小步快跑的创新:在熟悉基础规范后,她开始在细节里融入新鲜想法,一个话术的调整、一个活动的小点子...不断的微创新尝试,不仅让工作变得有趣,也让她被看见。
图片来源:期末季活动物料
转正密码:顶住压力,更要“聪明”破局
6个月实习期满,转正述职、开学季活动冲刺和毕设中期答辩三座大山同时压来。胡尘感觉“整个人被撕成了三份”,每件事都刻不容缓。
最初,她本能地想靠学生时代的“熬大夜”硬扛。但现实的残酷和职场导师的点醒让她意识到:职场需要的是效率、方法和协作,蛮干无效。这成了她破除“学生思维”的起点。
如何破局?她完成了三个关键转变:
主动规划:主动切割时间,为不同任务匹配高效时段。
数据驱动:在执行活动时,紧盯关键结果,快速依据数据进行调整。
价值呈现:述职时聚焦“创造的价值”,用数据和图表清晰展示个人价值。
述职汇报赢得了肯定的掌声。她的述职不仅展示了成果,更是诠释了设计背景如何成为差异化竞争力。回望几个月前招聘会上的迷茫,她已然站在一条全新的起跑线上。
未来,在群核科技的旅程中,她将以“小半”这个花名,书写自己职业生涯的崭新一页。
来到群核科技的第188天成功转正!
转正后历经2个月的打磨,胡尘的毕设作品被选中参与外展
胡尘的经历证明,跨界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带着自身能力,去点燃运营的新赛道。
当设计生的细腻感知遇上互联网的增长逻辑,一条充满惊喜的职业新路径,正在徐徐展开。
————————————
【有奖互动】在评论区说出你在秋招中的迷茫或者想了解的问题,学姐将会空降解答问题,将会抽取3位同学获取1v1简历诊断机会。
开学季特别福利:评论立得4k渲染券+100教育版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