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伯驹(花名),是在酷家乐研发部渲染组的一名3D设计实习生,也是刚刚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的本科生。
因为紧接着要读研深造,所以利用读研前的暑假来酷家乐实习,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酷家乐的所见、所得。
为了更清晰地表达我的成长历程,我想用时间轴的方式来跟大家分享。
入职前——心情焦虑,质疑自己
当我刚拿到酷家乐核心部门——渲染组offer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下我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激动的?骄傲的?走路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的?
没错,刚刚拿到offer的时候,感觉自己成了“天之骄子”,不光身边的同学投来羡慕的眼光,就连我的导师(黄艳丽老师)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夸赞。
随着一开始的那股兴奋劲过去之后,我的心情开始转变了,人们都说“近乡情怯”到我这里变成了“近职胆怯”越接近入职的日期,我的心情越焦虑。
因为我发现我对酷家乐很陌生,上一次接触酷家乐还是大三时在老师的要求下用酷家乐完成了自己的结课作业。自此以后再跟酷家乐的交集就只是听说这三个字了。
当我意识到一点的时候心里很慌,抱着试试的态度操作了一下,我发现自己连基本的旋转、复制都搞不清。这时焦虑的心情更重了一分,我怕到了酷家乐之后不能够胜任这个岗位,给自己给学校丢脸。
在忐忑、焦虑、紧张的心情压力下,我心只想着赶紧找一个空闲的时间熟悉一下酷家乐。
于是6月19号上午我来到了杭州,简单的安顿好自己之后,利用入职的前两天在酷家乐的商学院看了整整两天的教学视频,这两天的教学视频让我掌握了酷家乐的基础操作,随之我的心情有了很大的缓和。
入职两周——软件操作、渲图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
入职之后,我的manager(元素)给我安排了入职后的计划:入职的前两周以熟悉软件为主,熟悉软件后再选方向。
基于前两天的教学视频的基础,我的学习速度非常快,在入职当天就完成了我在酷家乐的第一张效果图.(虽然现在看起来很一般,但是当时真的觉得自己很牛了)
我的负责人(子航)分配给我一个任务——用酷家乐还原隋建国的私人美术馆,并以此方式来熟悉软件。
拿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压力也随之而来,因为这个任务出的图是要上酷家乐渲染组的标签,也就意味着要代表酷家乐渲染的最高水平。
这个项目一共两张图我却做了整整一个星期,并不是消极怠工,而是真的很难达到要求。有一次自我感觉非常好了,但是发给了元素(出图负责人)还是被打回。
原因是玻璃后面的楼梯材质的反射光泽不明显,其实这个地方在不放大或者4K以下的情况下是看不见的。也许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让酷家乐在几年的时间里成长的如此之快。
经过反复修正,当从元素口中说出“可以了”这三个字的时候,我如释重负。在我后来整理效果图库的时候发现,单单一张图的测试图就达到了300多张!
虽然这样的高要求让我很焦虑,但是进步跟压力是成正比的。在后来作图中无论是从速度还是从质量来说相比较入职第一天的图都有了质的飞跃。
入职后第一个分岔口——决定向研发方向发展
两周的时间稍纵即逝,过的很快但是收获很多。随之而来要面临的是一个方向性的选择,元素给了我两个方向。
一是做棚拍(给单个家具做虚拟棚,需要的是设计美感以及渲染能力,这些要求跟我完全是对口的);二是做研发方向,(其实当时我对软件研发是完全陌生的,脑子里面第一印象是“写代码”三个字)
在综合考虑下我选择了研发方向。理由是:“得酷家乐一家是做设计工具的互联网科技公司,而并非一家设计公司,所以研发方向才更有深度。”于是凭着出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选择了研发方向。
随着逐渐融入到研发团队的工作之中,我对研发方向的概念也逐渐清晰,慢慢地颠覆了我之前对其的印象。
我们研发成员的组成非常多元化,除了会写代码的中后端支持以外,还有许多像我这样设计师参与其中。
在整个研发团队中设计师会负责前端测试调研、渲染参数的优化、材质的制作、渲染效果的把关以及新功能的demo制做等等。我们设计师在整个团队中是起到前期导向、中期辅助以及最终把关的重要作用!
选择方向后,在研发路上砥砺前行
在研发之路的路途中,很荣地幸参与了许多关于性能优化相关的体验测试,比如酷大师的性能测试、酷家乐前端操作的压力测试、酷家乐渲染极限的测试、相机角度的一、二、三期调研以及酷家乐工装大场案例还原等等。
就总的感受来说,调研、测试类的工作是难度与趣味并存的,许多时候面对分配给我的任务我是毫无头绪的,当我问元素时,他也只会给我分享一下他的想法和思路,并不会给明确的方法。
一开始我还很困惑,但是后来逐渐明白,这类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我需探索的结果是未知的,探索的过程更是未知的,我要做的在茫然中摸索出来一条正确的路。
正是这样的特性,让我觉得我的工作极具挑战性,做完后超有成就感。
其中有一次在做酷家乐渲染的压力测试,目的是得到渲染时置换的极限值。
元素给的思路是“将带有置换的材质附到固定规格的基础模型上,再将基础模型进行大批量的复制,最终在渲染崩溃的的时候就可以得到置换的极限。”
后来在操作的时候发现上传的材质的置换会被自动删除,导致没有办法正常测试,在摸索很久后发现在基础材质库中有一款材质的置换调节参数是开放的。正是这突然的发现让我有了解决的方法。
直到现在,我参与了许多任务,每一项任务都需要不断地思考、创新。即艰难又有趣。
功夫不负有心人,工作得到认可
我们的工作是以文档的形式作为最终的完成形态。在这段时间里我也产出了许多总结文档。有趣的是每次写总结文档时候,不光要考虑怎样表达清楚问题,还要转换理科思维模式来表达。
因为设计师的想法往往会偏感性,在跟中后端对接的时候感性的想法会让程序员转狂,严重的会影响工作的进度。
所以理性的思维模式转换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训练即有趣又锻炼能力,正是这种锻炼让我做事变得更加严谨、利索、明了。
在研发方向的三个月中,我工作也得到了领导、同事的肯定和表扬,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做的压测酷家乐前端操做测试得到了我们CTO的表扬。
总而言之,来到酷家乐最深的体会就是:“科技在发展,时代在变迁,酷家乐用科技的力量让设计变得更加智能、便捷,也让我看到了设计的未来式,更是深刻地认识到如果墨守成规终将被时代淘汰。”
在这样的趋势下,我们艺术设计出身的工作者不见得只能享受设计工具变革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也可以以一线使用者的身份投身于工具的研发之中,提出自己的需求,来引导这场变革。
三个月的实习期非常短,但是很庆幸自己的每一步选择,让我有幸看到行业最前沿的科技力量以及发展方向,更荣幸的是亲身参与了其研发过程,不仅让我开了眼界,也让我更让我深入地认识了酷家乐。
最后感谢酷家乐能够给我们这些对未来怀揣梦想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翅试飞的平台,更感谢酷家乐的各位同事对我的照顾、关爱。